第113章 以后,必将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_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13章 以后,必将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

第(3/3)页

还是奇缺。

  他问过李忠义,李忠义只管做铳,根本不会铸炮。

  别人穿越,随便找个工匠又会做铳,做会铸炮,我怎么这么难找?

  想想也是,后金和明军打了多少年,最后到崇祯四年,也就是两年后,才利用沈阳俘获的工匠刘汉成功仿制了西洋大炮。

  后来他们还发明了失蜡法,用铸钢代替铸铁,使得铸炮的工艺超越了明朝。

  后金举国工匠,研究这么多年,才在两年后能铸炮。

  丁毅短时间内,真没办法。

  因为旅顺皮岛这边,确实没有这样的人才。

  登州将来会有,那是孙元化上任之后,找来的葡萄牙人,这也是丁毅为什么要让路超留在登州的原因。

  但眼下孙元化还没上任。

  丁毅想着,这趟要跑远一点,逝江和松江必须要去。

  还要去福建。

  因为不顺风,大概到下午四点多,船队才到登州。

  丁毅的船队现在经常来登州,当地官吏也比较熟,还有银子拿,也无人管他们。

  丁毅率先下船,带着阮文燕,4个亲兵(所有人俱穿便服),其余的人,在赵大山带领下卸货,除了盐之外,大部份货物送到秦楠那。

  明朝的盐务管制沿用的元朝制,在两淮,两浙,山东等地设立都转运盐使司,在四川、广东等地设盐课提举司。

  山东这边原本有两个分司,胶莱和滨乐分司。

  到天启年代,大明帝国内忧外患,军需大增,山东又添加了登文分司。

  明初都是当地机构在管理当地的盐务,只到英宗之后,盐法日坏,朝庭开始派侍朗、都御史等高级官员去各地监管、整顿盐务,他们被称为巡盐部院。

  但盐业利润丰厚,产、销环节都控制在一个机构手中,很快全国盐务越来越腐败。

  巡盐御史下去也没用,照样被收买,如万历年间的两淮巡盐御史徐缙芳,一年时间贪墨达44000多两。

  自天启后,朝庭巡盐部院集中在两淮、两浙地区,因为这些地方盐课占明延盐利收入大部份,有的地方,甚至一二十年不派巡盐御史,比如山东这边,巡盐御史也来的极少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