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1章 灾民如流_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321章 灾民如流

第(2/3)页



  杜如海边打算在这边办一个最大的引流聚集点,必竟这边是大部份灾民进来的第一个着脚点。

  要知道眼下大明到处混乱,各地官府对灾民的态度都不一样。

  在丁毅和朱大典说这件事前,山东各府各县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。

  像东昌府曹州那边,也邻近河南,他们官府直接派衙役兵丁守在边境,不准灾民过来。

  另有冠县那边,有山西灾民经过大名府后,又入山东,冠县当地有富绅烧粥赈灾,但规模不大,一渡引起灾民哄抢,加上没有官府维持,差点又变动乱。

  丁毅和朱大典说好之后,派出上千人手往山东各府各县。

  杜如海带着三十多人来到单县。

  到了之后先给单县县令送上二百两银子,县令自然大喜。

  加上原本有山东巡抚朱大典之令喻,要求各地配合登州粮商秦某(秦楠父亲的名义),赈济灾民,这么可以刷功绩,又有银子拿的钱,单县县令自然大力配合。

  杜如海接着以每人每月一两银,聘请当地捕快衙役和兵丁帮忙维持次序,再以每月五钱银,请当地成年壮实男子帮忙,很快聚集一批百人队伍。

  他们就地买粮,路边搭棚(防止下雨),开锅煮粥,更选在高山处竖起大旗,上写救济灾民,官府煮粥几个大字,边上再竖一旗,画煮粥和饭碗。

  这使的很多灾民,只要一进山东境内,没走几百米就能看到几面大旗。

  同时杜如海派出二十个从旅顺来的自己人,直接越过省界进入河南,要求不要深入太远,注意避开农民军,但凡见到灾民,或进入县府镇里,都要宣传一下,从单县进入山东,有山东登州粮商赈济灾民,大伙有口粥喝。

  随着丁毅的人马四处摆摊,山东与京城,河南,安徽等交界的地方,到处都是丁毅的煮粥队。

  为了把这件事当成长远的事情来干,杜如海后继又从各地征集工匠,就在各粥点附近建简易房屋,给煮粥队的人长住。

  开始前面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