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8章 请调皮岛兵马来援_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618章 请调皮岛兵马来援

第(2/3)页

升道:“建奴并不可怕,和建奴打只要咱们做好防守就行,如果我们坚壁清野,守好各城,建奴自然不敢深入,不攻自退,我一是担心他们逼近皇陵动摇我们民心,二是担心他们兵逼京城(影响圣上的心情),三是担心他们断我们的粮道,我想集中咱们的兵马准备好,若有机会,看建奴分兵四掠时,寻机破之。”

  卢象升打仗当然很有水平,也知道清兵远道而来就是为了抢一把就走。

  所以他的意思是守好各地,坚壁清野,清兵定然会分兵四处掠夺,到时以众击寡,集中兵马一路路的击破清兵。

  高起潜这人被清兵打怕了,一听说还要和清兵野战,当然不停的摇头,咱们守好各城就好,为何要与清兵野战?

  杨嗣昌自然也是处处为难,但他表面上不会这么说,还装好心问,可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?

  卢象升想了想,道:“皮岛丁毅部,能征善战,多次打败建奴,请调皮岛兵马来援。”

  又道:“青州总兵王卫忠部,精锐敢战。”能不能也召来。

  杨嗣昌满口答应,还说圣上另调了关宁军过来,也归你指挥。

  卢象升当时还挺高兴的,没想到杨嗣昌答应的这么爽快。

  他出京回到营中后,左等右等,没等到这些兵马的反应。

  反而有京城有消息传来,8月14日,皇太极兵发山海关,牵制辽西,朝廷要旅顺兵马攻盖州,从辽东牵制皇太极。

  又道,山东有藩王,要调青州兵马护卫济南。

  而杨嗣昌答应的关宁军,磨磨蹭蹭,走走停停。

  卢象升以节制天下兵马的名义,派人前去斥令各部加快速度,结果各部纷纷向他要粮。

  这下卢象升明白了,杨嗣昌根本处处掣肘,故意和自己对着干。

  8月中旬,崇祯给卢象升犒赏银一万,由杨嗣昌代为送行。

  9月卢象升带兵到昌平,又让太监送来内帑三万两,御马一百匹,太仆寺马一千匹。

  此时,进京来援的关宁军到了,当然,老规矩,祖大寿没有亲自来,派了祖宽带了兵马过来,另有蓟镇总兵陈国威部,密云总兵唐通部,前屯卫总兵王廷臣部,玉田总兵曹变蛟部,山海关总兵马科部,约计四万大军。

  各部到了之后,都吵着要粮,要饷。

  杨嗣昌很快从京师和各地为各部调来粮食,但卢象升发现,他的部得到的粮食最少,杨嗣昌还安慰卢象升,他们算客军,你当年囤田这么好,圣上令各地总兵都学你,你应该不缺粮吧。

  10月,清兵一路兵马经过高阳。

  本来这次入关前,皇太极已经和诸将说过,不攻坚城,掠夺村落和小堡,抢钱抢粮抢人口。

  但不知是谁告诉清兵,孙承宗在高阳。

  孙承宗可是清兵的老苦主啊,当年在辽东大伙都是交过手的。

  多尔衮大喜,当即下令兵马围攻高阳。

  孙承宗这时已经76岁高龄,当即下令全家男子俱上城墙,带领城中青壮两千多人死守。

  但多尔衮急于破城,下令两天内不破城,斩前锋先军。

  清兵前锋奋不顾身,于次日上午便破攻高阳,活捉了孙承宗。

  多尔衮知道捉了孙承宗,自然大喜,亲自来劝降,被孙承宗拒绝。

  多尔衮恼羞成怒,下令把他绑在马后,活活拖死,然后将孙承宗五个儿子,六个孙子,两个侄子,八个侄孙全部斩杀殆尽,孙家共有一百多人遇难,血流成河。

  崇祯十一年清兵入关,大明朝京畿附近再次引起天下注目。

  ------------

  外面天翻地覆,皮岛的丁毅在崇祯十一年还算比较安定。

  去年从大员回来后,他基本就是旅顺,皮岛,登州三地来回跑跑,偶而会去济州看看,全力囤田,练兵,养马。

  济州岛一年新囤五万亩红薯和土豆,配上粮米,麦豆,极大缓解了他的用粮。

  虽然这时的红薯还达不到后世几千斤的产量,但最少五六百斤还是有的,而且产量比较稳定,且不怕严寒天气,对种植环境要求也低,种植简单,很多山地稍微平整之下后,也一样能种,加上需要用到的劳力也少,皮岛旅顺也扩大了种植规模。

  到崇祯十一年(1638)八月时,丁毅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