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7章 自给自足_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597章 自给自足

第(2/3)页

而丁毅的水师,私人的商品都在上游(登州北港)下货,运往各处灾民的船也从北港走,从而保证了丁毅的私密性。

  进入登州城后,街上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,自从登莱之乱后,经过数年的休生养息,登州城终于慢慢恢复到原先的模样。

  当然,现在城中的人口比起当年还略有不如,因为大部份人口都在登莱各处囤田,建堡,更有部份被丁毅运往济州和大员等地。

  要想完全达到当年登州盛况,估计还要好几年时间,必竟丁毅的主要发展方向,目前还是大员和济州。

  但登州在大明境内,发展速度却是最快,优势也很明显,若不是丁毅把主要方向放在大员和济州,这边可能会发展的更好。

  下午,他在登莱巡抚衙门召集开会,刘元,王卫忠,杜如海,严雄,周有根,方多台,杨端等诸将都在。

  杜如海先汇报了一下,登莱两地的基本情况,经过这几年的灾民引流,从登州码头离港,运往东江,济州,大员三地的灾民就达两万多人,其中济州最多,大员其次,能运到东江的,都是匠人手艺人等有一技之长的。

  另外登莱地区,被统计入册的总人口为125万,而属于丁毅的人口在6月份是17000多户,4..8万人(都是这几年外地来的流民灾民)

  原本从山东各地进入登莱后,各大路口都有丁毅的人守着,专门收拢和登记,所以每个月都会汇总到巡抚衙门和杜如海这边。

  但也有些灾民会从一些小路进登莱,这就要靠下面的底层官吏去下乡查巡才能遇到。

  这些灾民会找一些无主无人的田或荒地自己囤田,耕种,留下。(基本都是一些角落没人和穷乡僻壤的地方)

  但杜如海曾说,这些不走大路的,很可能是奸细,应统统抓起来。

  再说你灾民过来,没什么资产粮食,为什么不经过我们官府救济,自己找地方住下,肯定有问题嘛。

  但考虑到确实有些灾民他不识大路,或者就近走小路,也不可能面面俱到,必竟登莱这么大,丁毅的人马不可能每条路都安排好,所以有人摸进来也很正常。

  且大部份良田好地,都被丁毅占了,那些人占的也不会是什么好地。

  刘元最后和丁毅商量了下,这些灾民也收留,也同样登记注册,加强管控,不必害怕他们是奸细,禁止他们入城府。

  因为现在在登莱地区,你不走大路,基本无法到达登州等大城和县府乡镇。

  你就是奸细在穷乡僻壤呆着也没啥用。

  如今在丁毅引流的光环下,这边每月都有数千流民和灾民过来,登州港天天都有一船船的人往各处运。

  登莱现在丁毅自己囤田三十二万亩,分囤兵和流民,囤兵是两万多,有一万多是以前最早的降兵,他们都在这里干了四五年,拥有各千户所军户编制,每人都分到四五亩田。

  另有六千多是后来从灾民中选出来的精壮。

  加上过来的流民灾民囤田,各种税都不相同。

  这边产量比大员和济州都低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