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1章 不讲理的办法_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771章 不讲理的办法

第(3/3)页

明初一石米一两银,甚至一两银两石米等来折。

  仅这步改革,让所有官员都要欢呼雀跃,高呼镇北王英明。

  从一品官员年俸由888石,提升为1700石。

  正二品由732石,提升为1500石。

  正九品由66石,提升为130石。

  从九品由60石,提升为120石。

  吏员则为50石。

  基本都是翻了倍,丁毅原先的吏员提升最多。

  且为了降低基层官员们的开支,除了京城,各省和县府州的官吏在当地衙门一起吃午饭和早饭。

  各地餐费当然也有统一标准,早饭就是白粥、鸡蛋加白馒头加小菜,每人大概三十文钱的标准。

  中午大概每人五十文标准,不管官吏大不,都是一样。

  不得折现,不吃的就算。

  所有开支从当地税赋中自留。

  为防有胆大的官员中饱私囊,克扣伙食等形为,朝廷会以诏旨各地,张贴到各县府大门口,张贴至少一年,通知全县官吏知晓。

  那个官员敢这么做,全家抄家,没收全部财富。

  凡举报查实者,取代之。

  这什么意思呢?

  比如你某个县令,县里有六百官吏,原本是要供早餐吃的,你不供,让大伙自己吃,或者降低标淮,从三十文降到十文。

  如果被吏员举报查实,县令全家抄斩,没收财富,举报的吏员,提拔为县令。

  吕大器他们一遍一遍看着丁毅的提薪表,前面是又惊又喜,因为这样的改革的确能很好的提升大伙的收入,甚至可以说是当前官员的士气。

  但看到后面时,他们吓了一大跳。

  “每府州吏员五百?县三百?”

  户部尚书吕大器脸都绿了:“王爷,这全国要多少吏员?一县吏员,比以前数县还多?”

  以前一个县吃财政饭的吏员包括捕快什么加在一起,也就一百人左右不得了。

  现在县里达到三百,府、州达五百,全国要多少吏员?

  “必须要多,三百我都觉的少。”丁毅沉声道:“大明皇朝落到现在这地步,你们也要反思。”

  “朝廷对乡村一级的掌控力几乎为零。”

  “有了足够的吏员,朝廷的旨意,可以随时传达到农村,甚至说可以威慑到乡绅。”

  马士英马上道:“若下面阴奉阳违,朝廷依然管不到下面,又如何确定朝廷的政策能下到地方乡村?”

  “无论官吏,俱不是终身制,每年考核不合格的官吏,俱要被免,优秀的可以得到提升。”

  “如何算合格?如何算优秀?”

  “执行朝廷旨意严格,收到相应的赋税,没有百姓到上一级府州告状等等--今明年会有考核的细则出来,现在一言半语说不清楚。”

  丁毅当然有很多办法,你下面不用心干活,我用淘汰制,巡查制,京城每年派出大量的巡查组,或由当地驻军来当巡查组,专门下去查问题,查不到问题就是巡查组的错,巡查组当然要死命的查。

  这个办法有点不讲理,但在现在,肯定有用,下面人不好好干活,必然要被查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