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六卷殿前欢 第二十三章 慈悲与闷骚是一对儿
第(2/3)页
呆着确实无聊……我有些事情想让你帮着做做,不过可能会比较辛苦费神。”
林婉儿好奇地睁着大眼睛,转过身来与他面对面贴着,说道:“什么事呢?”
软香在怀。范闲搂着妻子,忍不住揉了两把那处丰腴,笑着说道:“你也知道我是有钱人。”
“那是。”林婉儿忍俊不禁,又回手啪的一声打了那只贼手。
范闲正色说道:“年头第一次下江南的时候,发现江南虽然富庶,但其实依然有许多百姓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。你看,连江南都是这般。江北更不用说了,还有大江中游那一带遭了水灾地百姓,更是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。”
林婉儿好奇说道:“你不是说在内库里搜的那笔银子,已经想办法调到河运总督衙门了?”
“那只是一部分。”范闲想了想后说道:“朝廷的事情你比我更清楚,那些官员没几个能信的。我把银子输入朝廷,就算有监察院和杨万里盯着,可该流走的还是会流走……不说旁的,至少我范家柳家。甚至宫中都会在这笔银子上面吃些东西,所以我想……有些事情我们自己做更方便一些。”
“什么事情?”
“江南真的有钱,那些富商们千万两银子是拿得出来的。”范闲冷笑道:“可依然还有那般多穷人……这便是一个不均地问题了。”
他继续叹息道:“我没有什么本事可以改变这个现象,我只好寻些中庸的法子来改良一下。”
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林婉儿猜忖着相公的心思,犹疑说道:“你准备劫富济贫?”
范闲哈哈大笑了起来,没有想到出身高贵的妻子竟然会用话本上常见的强盗语言,忍不住刮了一下她俏俏的鼻子。
婉儿吐着小香舌嘻嘻笑了起来。
“不过……真的也算是劫富济贫吧?”范闲想了想后认真说道:“我地想法是这样的,反正从内库和官员手上刮了那么多银子。总要想办法用出去,咱们这一家怎么也用不完。先前也说了,不想通过朝廷这条道路,那怎样才能把这些银子用到百姓们的身上呢?”
林婉儿嗯了一声,说道:“往年常见的就是开粥铺,修善学了。记得小时候北边遭了灾,逃荒的百姓都涌到了京都,朝中有几位大臣要求陛下出兵镇压。将这些荒民驱到旁边地州郡之中。不过皇帝舅舅没有答允此议。反而把那几名大臣撤了,同时也是开了皇仓……那一年施粥的时候。太后老人家还带着我们宫里面这几个去执着勺的。”
范闲点点头,他听说过这个故事,皇帝不是蠢货,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办理,说道:“单单临时放粥是不够用的。修善学也难以推广,所以我决定把自己赚来地银子汇入一个专门的机构里,然后长年做善事。”
他躺在薄被之中,一挥手说道:“穷苦的学生没钱了,到咱们办的学校去读书。没饭吃了,咱们买米发,春天没苗儿了,咱们给……总之就是,朝廷没有想到做到的事情,咱们都去做去。”
林婉儿看着他自信满满的神色,心里也激动起来,却马上苦笑着说道:“傻瓜,你知道不知道这得花多少银子?”
“挣了银子不就是花的?”范闲笑着说道:“反正我挣的也是朝廷和商人们地银子,朝廷和商人们又是从百姓手中刮的银子,所谓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,便是这个道理了。”
林婉儿听着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八个字,不由眼睛亮了起来,说道:“这话新鲜。却……有道理。”
范闲低头看着妻子崇拜神情,不知怎的却想到了去年在北齐上京皇宫之中,北齐小皇帝和海棠朵朵听着自己大呼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时的情景,不由有些汗颜。
不料林婉儿紧接着认真摇头道:“依然行不通,不说这是个无底洞,你投再多也不见得能填满,单说这件事情的影响力。也要三思,朝廷做的事务,却被你抢过来做,这是很犯忌讳的。”
范闲想了想后出主意道:“不具名不行?”
林婉儿剜了他一眼,像看傻瓜一样说道:“如果不具名,这么大地场面怎么铺得开?你又不是只想救一县一州地百姓……如果不知道是你主持地善事,那些地方上的官员看见这块肥肉不得赶紧下嘴啃?所以具名肯定是要具地。”
范闲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,只是又要具名。又不能让朝廷震怒,着实有些难办。
林婉儿忽然开口说道:“你说……这件事情用宫里的名义办怎么样?用太后老人家的名义,反正也不需要宫里的贵人们出钱,咱们把钱出了,让她们担这个名头。朝廷脸上有光,她们也有了面子,陛下想必也是高兴地。”
范闲一怔,看着婉儿半天没有说话。心想确实是这个道理,有宫里的贵人们出面,定然会好推行许多,那这……岂不是自己前世时经常看到的所谓慈善总会?只是庆国初始进行,想必会粗糙许多,不过既然有了个开头,对于百姓们的日子总会有些改善。
林婉儿来了兴趣,继续出主意道:“可你再有钱也禁不起这般折腾。我看还是要救急不救贫……真正的重点还是得放在读书和赈灾上,日常要做的事情……”
说到半截,她住了嘴,范闲也住了嘴,两个人面面相觑,然后齐声笑了起来,笑容里带着一丝不好意思与自嘲。
究竟应该做些什么,怎样才能让庆国甚至天下的人们活的更好。这一对夫妻都是咬着金汤匙出身地人物。哪里清楚其间的细节,不过是泛泛之谈的清议而已。真要说到具体的,两口子便只会在读书与放粥上绕圈子。
笑了一阵子,范闲认真说道:“还是得做,懂这些的人总是有地。杨万里出身贫寒,等大堤的事儿缓缓,召来进京说说。”
他的脑子里闪过前世那些变法来,什么青苗之类虽然看着光鲜,但范闲自知自己并没有那个能力去改变大势,心想自己只好去缝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