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一章 三年_最强崩坏系统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八十一章 三年

第(2/3)页

,便凑足了两万大军。

  随后犁庭扫穴,一举荡平了整个江南所有的造反势力。

  沈法兴、李子通、杜伏威、苗海潮、赵破阵、左孝友……杀的杀,降的降,很快整个江南便平静了下来,没有人敢再言造反,大大缓解了乱局。

  就在荡平整个江南之后,他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,平均土地、鼓励农业工业生产,并且寻得良种,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,江南一带顿时再无饥馑。

  如果仅仅是这样,也只能说明镇国将军乃是天才,无愧于“镇国”这一封号,却不够资格称王。

  真正让镇南王名声轰传天下的却是发生在两年前的“抗旨”一事。

  隋帝杨广不能忍受第二次征伐高句丽的惨败,开始酝酿第三次出征。

  江南富庶,自然入了杨广的眼,成为了征兵征粮首选地。杨广传下圣旨,调集江南民力。只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,这位杨广亲封的镇国将军竟然抗旨不遵。

  这种行为顿时惹恼了杨广,一连发下十二道圣旨责问。

  可惜镇国将军根本没有搭理的意思,直接托人带话给杨广:“远征高丽,劳民伤财,你若出征,我便造反称王。”

  杨广顿时惊惧万分,第三次征伐高句丽无疾而终。

  天下人拍手称快。

  无论为政、治军都有不世出之才能,引人遐想,若是他登高一呼,势必无数豪杰文人来投,顷刻间便能占据半壁江山。

 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,安定了江南之后,他便深居简出,几乎不再离开镇国将军府。

  唯有一道道政令不断从扬州将军府传达而出,推行江南,无有不从。

  在江南一片区域,甚至隋帝杨广的圣旨都不如镇国将军府的将军令好使。

  一则谶言流传了出来:“淮水以南,镇国称王。”

  “镇南王”的外号便不胫而走。

  镇国将军府坐落在扬州城内,作为将军府所在之地,扬州城一时之间便成为了整个南方的中心,变得无比繁华。

  城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与从前有了天壤之别。

  寇仲和徐子陵便是其中的受益者。

  两人虽然是外来者,在扬州城流浪多年,算不得正式居民,但是在一年前将军府重新编制户籍后,他们的籍贯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