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1章 改革官制_重生之吴霸春秋免费阅读小说更新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041章 改革官制

第(3/3)页

王之下,是太宰、大司马、御史大夫。

  三公的只能分别是:太宰为百官之首,协助吴王处理日常政务!

  大司马为最高军事长官,协助吴王执掌全国之兵马!

  御史大夫为太宰副职,掌图籍章奏,监察百官,是吴王的耳目。

  三公之间互不统属,直接隶属于吴王,便于王权集中!

  九卿,即太常、廷尉、治粟内史、典客、郎中令、少府、卫尉、太仆、宗正。

  三公之下的九卿的职责为:

  廷尉,掌司法;

  治粟内史,掌国家财政税收;

  太常,掌宗庙祭祀礼仪;

  典客,处理国内各少数min族事务和对外关系;

  郎中令,掌管吴王的宫廷警卫;

  少府,掌管专供王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;

  卫尉,掌管都城警卫;

  太仆,掌宫廷车马;

  宗正,掌吴国宗族事务。

  但无论三公,还是九卿,均由吴王任免调动,一律不得世袭!

  除了三公九卿之外,吴王庆忌还分别设置左右丞相,地位等同于九卿。

  左丞相负责邦交大事,右丞相则是负责协助吴王,处理国政,都是太宰的副手,但归于吴王直接调遣!

  三公九卿制出现后,原有的上卿、上大夫、中大夫和下大夫官职,一律作为名爵。

  除此之外,庆忌还专门设置客卿一职,专门供奉入吴的贤才,留守待用。

  而这三公九卿制,是庆忌在经过深思熟虑后,才搬出来的。

  原来他想过推行更为先进的三省六部制,但考虑到吴国实在太小,人口不多,使用三公九卿制已经够呛,更何况是三省六部制?

  除了改革官制外,庆忌又更易吴国的军制。

  吴国的军制也基本上沿袭周王室!

  周初,王室强大,礼乐征伐自天子出,军权集中于周天子手中。

  其下有“友邦冢君、御事、司徒、司马、司空、亚旅、师氏、千夫长、百夫长”等官职,仍不分文武!

  各诸侯国及一些贵族大臣也都有自己的军队,但一般须听从周天子调遣。

  西周晚期,王室衰微,遇有战事则往往倚重一些诸侯国和贵族大臣的军队!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