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6章 迁楚地之民_重生之吴霸春秋免费阅读小说更新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616章 迁楚地之民

第(3/3)页



        “父王!”

        公子恒立即反驳道:“金陵固然有王气,龙盘虎踞,坐控江淮,却偏居于东南一隅之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一直定都于金陵,儿臣唯恐我吴国的霸业仅限于南方,而非天下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宛城、郢都的地理位置险要,且依山傍水,有形胜之地,进可攻,退可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迁都于郢,则我吴国可居于全国之中心,使直道、驰道,甚至是水网漕运四通八达,不拘于一格,让吴国各个郡县的有异心,不敢轻举妄动!”

        顿了一下,公子恒又道:“再者说,郢都原本便是楚国的王都,有天然的王宫要塞,不必吴国兴建多少工程,修缮一番,便可入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迁都于宛城,则我吴国可更进一步,接近中原,联合宋、郑、鲁、卫等中原诸侯,与晋国争霸,为大吴成天下霸主,奠定根基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请父王三思!”

        公子恒的远见卓识,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迁都于宛城,或是迁都于郢,对于吴国而言,大有裨益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这其中的弊端,其中的风险也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当年,庆忌谋求中原争霸,进击到周王室的王畿之地,与郑国的时候,范蠡曾一度劝说庆忌迁都于宛城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当时庆忌权衡利弊之后,并没有采纳范蠡的这一主张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今故事重提,如之奈何?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,天下大势是会改变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今的吴国,早已经不是昔日的吴国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论是争霸天下也好,还是要稳固故楚之地,吴国都必须要强有力的镇压住原本楚国腹地的黎庶。

        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大王,臣以为恒公子所言极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站在一边的治粟内史范蠡朝着庆忌躬身行礼道:“金陵作为我吴国的王都,承载了大吴十余年的国运,足矣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今形势所趋,吴国之大敌,心腹之患,是为晋国,已非其余国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故,臣以为大王当从恒公子之主张,迁都于宛城,巩固国本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孙武、伍子胥、阳虎三人,都不禁深深地看了一眼范蠡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