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主番外(二)_朱雀桥陈鸾纪焕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公主番外(二)

第(2/3)页

,又咽回了肚子里。

        罢了,新婚第二日就睡偏殿这事传出去到底不好听,他虽自知夫纲不振,但也不想惹得别人笑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这样一路打闹着,小两口日子过得蜜里调油,在第二年开春之际,晋国皇帝突然中风猝死,临死前一道密旨,着皇太子袁远继皇帝位,同时择吉日分别以贵妃礼、妃礼迎宋、王两家嫡女入宫。

        此为平衡之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大燕朝后宫空虚,独尊皇后一人的事给了老皇帝一记警钟,眼看着这唯一出息的儿子也有着朝这方面发展的趋势,他未雨绸缪,防患于未然也是有必要。

        二来也为了平衡朝中局势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道密旨的存在有不少人知道,登基大典举行完,这后半边的内容却迟迟不见践行,朝中难免传出些风言风语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两家的人更是在暗地里推波助澜,施加压力。

        人素来是最不长记性的,他们只记得如今龙椅上这位在成亲后多有收敛约束,却压根忘了当年他最是天生的反骨,镇得诸皇子唯唯诺诺,无人敢再出头半分。

        又是小两月过去,有人彻底按耐不住,推了几个小官在朝堂上明提此事,与帝王一党闹得不可开交,袁远在上首看着,始终是漫不经心的看戏样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倏尔想起了纪焕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年那些让他费解,甚至嗤之以鼻的行为,到了今日,答案呼之欲出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袁远走上了与纪焕如出一辙的道路,说起来,也算是栽得彻底,输得心甘情愿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场争执自然是没有意义的,它所起到的作用,不过是提醒龙椅上的帝王,那道密旨的存在,大家都知道,藏着掖着并没有什么用。

        是夜,月上柳梢头,两家掌权人入宫,袁远见人都来了,十分和善可亲地赐了座,又指了指桌案上堆成小山的卷宗,言简意赅道:“你二人都瞧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两人上前各拾起一卷,才看了几行字下去,面色勃然大变,等那两人看完,后背发凉,一个两个都跪在地上喊冤。

        袁远似是早就料到了这等情况,噙着笑温声道:“今夜月色甚好,朕不欲动怒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都起来坐着,好好替朕将这卷宗瞧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天子喜怒无常,那两人是见识过的,当下心中叫苦不迭,捉摸不透他笑吟吟的面具后究竟是个什么意思,心中是抗拒,身体却又意识一般起了来,在袁远的目光下一卷接一卷地看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年寒窗苦读时都没这般用功在意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全部看完,两人后背湿了一片,幽幽的风一吹,便是一阵钻心刺骨的寒凉意,竟比寒风腊月的冰刀子来得还要厉害些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回是真的跪着不敢起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宋、王是大家贵族,支脉门客众多,平素约束不及,总有不孝子孙在外仗势欺人,惹事生非,平素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觉着这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大事。可直到瞧了那上头堆得如山一般的罪行,才知自己错得有多离谱。

        盛极一时,就更该约束自身,帝王若有意要查,光凭这大大小小的罪证加在一起,若公诸于世,平素的芳名美誉便成了恶名昭彰,罄竹难书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到底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物,初初惊诧过后便是一百个抵死不认,他们大抵也知道,袁远既然选择暗自召他们入宫,就当没有想将这事闹大,上有回旋的余地。

        本身也都不是些什么致命的罪。

        袁远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,他指了指那散落一地的罪证,踱步到两人跟前,不疾不徐地开口:“两位大人是国之栋梁,为大晋鞠躬尽瘁尽心尽力,只不过子孙有些混账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朕也不是什么不依不饶的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扫了一圈,声音温和低沉:“两位是想私了还是公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那两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
        袁远看了看外边的天色,有些不耐烦地敲了敲案桌,“快些做决断,朕耐心不比先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最后还是王浮能屈能伸,咬着牙憋着气道:“陛下,我们私了,私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袁远这才满意地颔首,从乌木盒里拿出一张密旨,在两人的注视下丢进了炭盆里,很快就被火舌吞噬,殿里顿时漫上熏烟味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父皇并没有留下什么密旨,希望两位大人回去平息四起的流言,这才不辜负了朕的一片苦心。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