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章 乱世用重典_家兄朱由校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五百一十章 乱世用重典

第(3/3)页

  “当地的耕地有八十六万余亩,尚不能自给自足,需要南海府(爪哇)供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南州也就是澳洲,朱由检没想到,这群流放的贪官污吏能把南州搞得这么好,只是三年时间,当地耕地就翻了一倍。

        照这架势来看,恐怕再过几年,南州就能对外输出粮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应该不可能……”朱由检想了想,否决的这个想法,因为他很清楚,在大明贪官的数量并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照九族迁移的标准来,每年被流放南州的人都有好几万人,现在虽然多了一个乌斯藏,但即便只有两三万人被流放,南州也需要增加十几万亩耕地才能养活他们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少在拖拉机投入南州前,南州应该只能自给自足,还做不到对外输出粮食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即便如此,朱由检也十分满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等拿下漠北后,他也可以把一些蒙古人迁移到南州和齐国,让他们在当地放牧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稀释他们的一个好手段,毕竟相比数量上亿的汉人来说,大明境内那二十几万的蒙古人实在太稀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漠北和漠西、河中三地的蒙古人全部投降,那大明境内蒙古人的数量也不过二百多万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把他们打散到各地,或者把汉人善于牧马者北迁,都能将他们稀释到融入汉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比起他们,中南半岛和瀛洲的少民才是朱由检担心的存在。

        麓川的七百多万,交趾的四百多万,瀛洲的一千二百多万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近两千五百万的人口,想要他们彻底融入大明,恐怕是一个漫长的工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皇兄没有说什么时候回京城吗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忽的提起了朱由校,这让王承恩精神了一下,但他摇头道:“万岁说继续让殿下监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年了……”朱由检叹了一口气,自从去年齐王府有喜事传出后,朱由校便一直在房山和燕山之间来回避暑、避冬,始终不入京城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不知道自家哥哥到底是害怕自己,还是害怕五军都督府,又或者是害怕朱慈烺。

        虽说他并不插手国事,让自己摘处理国事上轻松许多,但他的这种态度,让朱由检感觉有一口气憋在气管里,吐不出、咽不下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今年户部、皇店的岁入都算出来了吧?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扶额,把这些令人头疼的事情暂时搁置一旁,询问起了正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正事,王承恩也始终关注着,因此不用翻找文册,他便作揖回答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今年皇店和户部的税银岁入是三千九百余万两,田赋收入是八千九百余万石,其中有一千四百万石是麓川贡献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麓川贡献了一千四百万石的田赋,这是朱由检没有想到的地方,不过他仔细一想也就释然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说白了、在移民没有抵达前,麓川缴获的耕地都是劳改工在耕种,而洪承畴只需要负责让劳改工不饿死就行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劳改工不够,那就租给当地的百姓耕种,收取地租就足够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一来,洪承畴手上的田地,基本上产出多少,分给佃户和劳改工吃饭后,其它的都能上交朝廷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之所以上交那么多田赋,恐怕是嗅到了户部囤粮的举动,借花献佛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今岁的支出呢?”朱由检很满意洪承畴的做法,询问起了支出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这个事情,王承恩则是低下了头:“今岁五军都督府支出二千一百余万两,六部支出四千三百余万两,工部还要额外支出两千万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朝廷各项合计支出八千四百万两银子,户部将五千万石田赋粮输送江南三省、湖广、江西贩卖,获得三千万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金融司那边拿出了一千二百多万两,麓川缴获又上缴三百多万两,如此才得以收支平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承恩把大明的财政说了个七七八八,这其中做出贡献最大的,恐怕就是在麓川不断刮地皮的洪承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不是洪承畴上交的一千四百多万石田赋和三百多万两银子,恐怕大明今年得积欠一千万两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局面也说明了,大明眼下的支出确实太大了,因此裁军是必不可免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裁撤十七万军队,能给大明省下三百多万两银子,哪怕其中有许多人选择转业,那也能给大明节省上百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相比支出四千余万两的六部,五军都督府的支出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八十多万官员,七十多万兵马司和刑部衙役,这一百五十几万人每年支出四千三百多万两,并且还在不断增长。

        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支出,是因为朱由检要皇权下乡,而工部的支出则是铁路、府道等以工代赈基建的建设所需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以说,除了五军都督府,其它的支出都无法裁减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停下工部的建设用银,那大明倒是能每年结余几百万两,不过那样的话,灾民就要造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总而言之,各项都不能停,不仅不能停,朱由检还得做好明年大面积以工代赈的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因如此,朱由检才要大力推行新政,把江南的真实赋税收上来,同时降低其它地方百姓的赋税,让他们的粮食涌入市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要江南那边不出问题,大明的田赋就能保持在九千万石左右,税银会保持在四千万两的程度。

        折色下来,大概能达到八千万两的岁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加上藩王的迁移银,以及海外的金银流入,大明要应对这两年的大旱不成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让朱由检担心的,还是江南三省那稠密的人口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三省一旦爆发饥荒,其后果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的手段,恐怕还是太温和了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一想到今年三省迁移的人口数,朱由检的眼神就不免晃动。

        按这个迁移数量,三省大旱爆发前也迁不走多少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乱世用重典,必须逼着江南的百姓迁移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里,朱由检闭上了眼睛,面对一直看着他的王承恩下令:

        “传令户部,今岁起,江南不在户部卖粮范畴,江南三省不再蠲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地方官府鼓励江南移民各地,对移民,迁移司按照人头,每年大口发放六石米,小口三石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即日执行,不得有误……”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