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两千八百三十二章 诡飨盛魇(四)
第(2/3)页
案同时也被赋予“无限循环”的意义,就像餐厅中正在发生的事,男人吃掉了一个腐败的头颅,他自己的头变成了盘子上的菜,另一个他走了进来继续吃掉自己的头,就像是无穷无尽的循环吞噬,这和衔尾蛇的故事几乎一模一样。
因为与心理学有关,席勒也曾剖析过这个故事,他的观点与主流观点相近,但不完全一样,很多专家认为,一个能够无限自我吞噬的怪物,代表着人类想要完全自给自足的心愿。
在神话描述当中,这条蛇既没有眼睛,也没有耳朵,但它也不需要看,不需要听,也没有手与脚,它本身的自我吞噬就是一种移动方式。
毫无疑问的是,与其他神话故事当中那些全知全能的神比起来,它显得太过怪异,甚至是残缺,它的诞生并不为了创造或毁灭什么,仿佛存在就是为了存在着。
但席勒认为这一切与自我有关,衔尾蛇更多的代表着独立的自我,或者说以自我为中心点的一整个参考系。
众所周知,人类是在环境当中被塑造出来的,人们可以拥有的参照点太多,比如他人的话语和评判、社会地位的反映、财富带来的反馈,甚至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。
席勒认为,衔尾蛇蛇代表了一种极端的自我,突出了自身的内循环,表达“我即是社会”的一种概念,相当于人类的自我被放到无限大之后采取的一种主动的封闭策略。
就类似于除我之外的一切都不能评判我,我自身就是一种宏观的运动状态,前进、吞噬、增长,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我完成的,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作为评判自己的参考系。
进而可以延伸出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,衔尾蛇的“无限自我”显然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理想状态,因为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典型表现就是对于自我价值的无限夸大。
这类人格障碍通常总是感到无价值感,所以才需要通过夸大自我价值来获取安全感,所以他们总是活在自卑与自大的交织当中。
精神分析法认为这是一种投射障碍,他们的心理力量没有办法投射到外界的任何东西上,所以就滞留在内部,变成了自恋,但这种说法现在已经不为业界认可,因为这无法解释自卑与自大交错的状态。
现代的行为学和客体关系学认为,此类人格障碍患者主要有“他我不分”的表现,由于童年时期未从他人身上得到过足够的爱,便认为无法从其他人身上获得安全感,只有自己爱自己,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,才能带来足够的安全感。
因此他们需要更高的自我认同,但绝大多数人的自我认同都只能来自于社会认同,也就是亲朋好友的认可和夸赞、事业的进步、财富的取得。
可是一般程度的社会认同无法满足他们较高的自我认同需求,就会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低认同状态,因而产生自卑的情绪,而为了获取安全感就开始过分夸大自我价值,产生自大的表现。
衔尾蛇这种能够完全靠自己满足一切自我需求的状态,恰恰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梦寐以求的状态,即自我就是一个社会,自己能满足自己所有的认同需要。
之前说了,克苏鲁神话体系当中的怪物可没有这么复杂的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w.net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